汤飞凡是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在病毒学发展的早期,他用物理方法研究阐明病毒的本质。1955 年他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是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中国人。汤飞凡出生于 1879年,幼年时常听父辈谈论维新、改革,因此“学西方、学科学,振兴中华”的思想早在不知不觉就透进了他幼小心灵。他从小在家乡看到穷苦农民贫病交加,中国被人讥笑为“东亚病夫”,于是他立志学医,意欲振兴中国的医学。1914 年湖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首届招生,汤飞凡报名投考。湘雅入学考试要考英语,但他没有学过,他未气馁,请求主考的美国牧师胡美暂免试英语,随后补考。胡美被他的勇气和决心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他终于被破格录取了。此后,他开始拼命学习英语,一年翻破了一本英文字典,眼睛也变成高度近视,终于克服了英语语言障碍,之后赴耶鲁大学求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这件事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他树立了一个信念:有志者事竟成!
1928年秋,汤飞凡接到颜福庆的信,希望他回国到中央大学医学院(上海医学院前身)任教。颜福庆在信里没有向汤飞凡许诺什么“良好条件”和“优厚待遇”,而是如实地摆出了困难,希望他能回国共同发展祖国的医学教育事业。汤飞凡一直就怀着振兴中国医学的志向,但以前只是抽象的理想,颜福庆的信使他觉得自己的理想可以变成现实。但此时汤飞凡正与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菌学系主任秦瑟合作项目,研究工作进展非常顺利。颜福庆的邀请使他心情十分矛盾,可是祖国的召唤使他下了决心,终于在 1929 年春他毅然放弃美国的一切,回到上海,就任中央大学医学院细菌学副教授。汤飞凡回国到任时还没有细菌学系,更没有实验室。汤飞凡把自己的显微镜也捐了出来,才勉强装备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室。虽然条件艰苦,但他没有等待,利用简单的设备开始了研究工作,自1930 年起陆续发表了多篇论文。1932 年医学院脱离中央大学而独立,更名为上海医学院,汤飞凡升为正教授。
1954年,沙眼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我国更是重灾区,一半以上的中国人患有沙眼,致盲率5%,20个人中就有 1 人因此而失明,边远农村更达到“十眼九沙”,对人民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看到这一情况,医学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汤飞凡再也按捺不住,他毅然请辞行政职务,致力于沙眼病原研究。1955 年汤飞凡在助手的协助下,历经数百次试验,终于成功分离出世界上第一株沙眼病毒。为了进一步证实所分离的病毒就是沙眼病原体,1957 年除夕,汤飞凡命令助手将沙眼病毒种入自己的眼中,造成了典型的沙眼症状与病变,并且为了观察全部病程,坚持了 40 多天才接受治疗,无可置疑地证明了自己分离培养的沙眼病毒对人类的致病性。由此,争论了 70 余年的沙眼病毒问题终于有了结果,英国首先证实汤飞凡的成果,从此沙眼病毒也被称为“汤氏病毒”。
汤非凡对中国的生物制品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和抗日战争胜利后两次重建了中国最早的生物制品机构——中央防疫处,并创建了中国最早的抗生素生产研究机构和第一个实验动物饲养场。新中国成立后,他主持组建了中国最早的生物制品质量管理机构——中央生物制品检定所。著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权威李约瑟爵士称赞汤飞凡是“19 世纪英国谚语里的‘人类的朋友’”,是“预防医学领域里的一位顽强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