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益栋教授是我国著名病理生理学家,1937 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建国后,历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教务长,副院长。
1955年,根据卫生部的决定,由朱益栋教授负责筹建上医的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这是一个全新的教学和研究领域,一切都需要白手起家,朱教授从原先熟悉的临床工作,转而成为从事基础医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这是很大的变化,要适应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朱益栋教授努力钻研,在不长的时间里,掌握了相关理论,所开设的病理生理课程,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病理生理学科建立后,朱益栋教授明白,第一要务是培养一支出色的教师队伍,只有依靠优秀的师资力量,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朱教授在教师培养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对每个教师都是因材施教。比如林云璐老师有较好的外语基础,他就让她翻译外文资料,翻译一部分就送给朱教授审阅,逐字逐句修改,也让林老师参加接待外宾,担任翻译。1978 年,在国门刚刚打开之际,就送林老师出国。而林老师归国后,也没有辜负朱教授的期望,在学术上取得很好的成绩。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教研室有了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有了明确的学科发展方向,也形成了严格的教学制度。
朱教授博学多才,是教书育人的楷模。他对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极为重视,他为本科生已经上了十几年课,按理说他去给本科上上课无需作任何准备,但让人惊讶的是,他每次上课前都写教案和讲稿,将最新的知识点融入其中。在病生的教研室里,有一个小小的图书馆,这是一个装了近万张文献摘要的卡片柜,这些卡片是朱教授勤奋学习的见证,利用自己分分秒秒的宝贵时间摘录下来一张张文献资料卡,分类精确,便于查阅。教研室谁在学习和科研上遇到疑难问题,朱教授都可以在这些卡片中为他找到答案。这个卡片柜无声地告诉人们,在那电脑尚未普及的年代,老一辈科学家,教育家是如何勤奋地耕耘,他们给后人留下的勤奋好学,严谨求实的精神,是我们后人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