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宗籍 当前位置 >> 校友风采>> 作品采撷 >> 章宗籍

    我的母校上海医科大学今年创建90周年,校庆前总想着写点什么纪念母校生日。静下心来回顾读书8年的时光,能够记忆想写的东西其实很多——恩师的教诲、同学的情意、学生美好生活等等。而如今,再细想毕业后什么才是最影响我30多年职业生涯的,却是一些看起来极其不起眼的小事,它们处处体现着母校卓越而独特的教育传统。

                     

掌声最响的校长一句话

    张镜如老校长给我们讲过课,也讲过很多话,印象最深的是在大礼堂给学生讲话时的一句话:“最坏的老师是拖堂的老师。”礼堂里顿时掌声雷动,在我经历过的校长讲话中,这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讲话之一。张校长讲这句话的背景,是在谈老师备课的问题,掌控讲课时间是老师的必备能力,也反映了备课的水平。张校长身体力行,讲话授课从不拖堂。现在很多老师不以为然,以为是件不足挂齿的小事,实际上反映的是治学严谨的深层次问题。也许是感受过于深刻,在我30多年的从教经历中,时时牢记校长的教导,从不拖堂,也从不迟到,甚至约会也是!要做到这点,必须事前下足功夫,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态度,还是一种人生信条了,这是母校对我的重要影响之一。

受人敬重的技术员

    母校有很多著名教授,甚至是世界著名学者,他们的言谈身教当然深深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可是深深打动我的还有那些平凡的技术员。我在教研室前后呆了4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与技术员老师共同工作过,尽管现在很多人的名字记不得了,可是那些事却是深深印在脑子里的。首先要说的是老技术室主任吴老师,一位满头银发驼着背的胖老太,教我们病理技术,看似其貌不扬,可手艺了得。举例说组织切片机的刀片将近20公分长,在没有磨刀机的年代都是手工磨的,由于刀刃长,通常都会磨成月牙型,影响切片质量,若是磨成弯刀就彻底废了。吴老师的绝活之一就是能够把刀刃磨成直线——据说上医仅有两人,另一位在组织胚胎教研室,这样的功夫有多难只有磨过刀的人才可以体会,绝不是随便可以练得出来的。解剖室的施老师,自己驾车、做解剖、管理解剖室器材卫生,一岗多能,当年平均一周3至4例尸解,工作量很大,可是工作井井有条,每次戴的白纱手套都清洗得洁白如新。让我吃惊的还有病理资料档案室的老太太英语一流,让我们研究生们自叹弗如,因为文革前的病理检验和尸体解剖报告都是英文写的;挂图室的陈老师是上医很有名的书法家,可是每天挤6个小时公交车上下班,认认真真管好上课用的挂图幻灯片。一个教研室最普通的员工都能够人人身怀绝技,更重要的是不因身怀绝技而自我膨胀,忘乎所以,而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平凡的工作。一个学校的师资队伍若都是一群这么平凡的人,不想成为一流大学都不可能。

老师教什么最重要

    汤钊猷老校长是国际肝病学会第一个欧洲白种人以外人种当选的学会主席,在给我们上课时,他放了一张到纽约上任之初在帝国大厦顶层拍到的圆月照片,那是当时世界最高建筑离月球最近的地方,汤教授说,我看美国的月亮也没有比中国的更大更圆。一张普通的照片却让人感觉震撼,因为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国人一样可以做出世界一流的成就,去感动世界。

    涂莲英教授是国内最顶尖的肿瘤病理专家,因病去世后将遗体捐献病理解剖,完成她一辈子献身病理事业的夙愿。可是让人想不到的是,她老人家竟然还要求自己正在读病理学博士研究生的亲生女儿亲自去观摩,这样的胸怀即便放眼世界又能有几位呢?这是她老人家给我们上的最感人至深的最后一堂无声的课,至今回想起来都热泪盈眶。

    读内科学时,华山医院的老师在课间与我们聊天,谈到刚发生在科室里的一个特殊病案。患者剧烈腹痛,大汗淋漓,医生做了心电图,并没有发现异常,嘱咐病人在诊室外椅子上静候观察。因为盛夏酷暑难耐,家属擅自将病人带回家了,病历本仍然留在医生桌上。等医生转身发现病人不见了,急忙骑自行车按照病历上的地址找到患者家里,把病人带回医院,再做心电图才显示出心底部心肌梗死,及时得到救治保住了性命。老师讲得轻描淡写,这样的事迹并没有被广为宣传报道奖励,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事可能大多数医生都会这么去做的,可是却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几十年不忘,并以此时常对照自己,我是不是一个这样的平凡而尽责的医生。

感恩母校

    一个优秀的大学,固然要有博大的胸怀与放眼世界的格局,但是更重要的是不能仅仅是体现在口头上,要有做好实现这些目标每一件小事的能力与毅力,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我们读书的年代,没有物欲横流,思想解放,人人为建设四个现代化奋发努力。母校的老师,从教授到员工,真心潜心教学;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学生个个你追我赶苦读功课,哪有什么教师教学空心化,学生学习空心化的现象啊。细思之下,母校成为国内一流医科大学,正是在这样一个优良环境下坚持教书育人,坚持了不断追求完美与卓越的优秀品质与传统。

    在今天庆祝母校90年华诞之时,回想这些影响了自己几十年的往事,尤其感到弥足珍贵,真心祝愿后人们能够继承上医优良传统,祝母校的明天更美好! 

 

作者简介:

章宗籍

    昆明医科大学病理学二级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云南省高等学校病理学教学科研带头人。1984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学士毕业,1988年上海医科大学病理学硕士毕业。2008年国家公派留学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现任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党委书记,云南省政府督导专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云南省分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

Copyright©2012 上医校友会  电话:(86-21)54237741 54237326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医学院路138号 邮编:200032 邮箱:syxyh@fudan.edu.cn    沪ICP备15021916号